2413
有人知道梁旅珠及柯志恩嗎?
有人知道梁旅珠及柯志恩嗎?她們是【世界真奇妙】第一代主持人後來退出節目之後也退出娛樂圈了有人知道她們的近況嗎?
●梁旅珠:目前是專職母親又經營規劃明曜百貨親子館從最高學府畢業的才女
到「繞著地球跑」的主持勇奪金鐘
隨即轉換生涯、赴美深造
然後結婚生子
梁旅珠40歲
經歷過生命不同階段
許多人覺得她一路走來都很順暢
也很幸福很圓滿
她自己卻有不同的思考。
檢視圖片 生命的轉折都是機緣
梁旅珠覺得一個人感覺好或不好
還是一種luck的感覺
要大起大落全是機緣與運氣在操縱。
之前她當主持人
就是一個機緣的開始。
那時候她原本已申請到美國史丹佛大學讀書
但有一天跟父母到南部玩
在旅館看到電視台徵求英文流利的主持人
那時家人都以為要找的是英語教學節目主持人
因為大學讀得是外文
又申請國外的大眾傳播研究所
母親建議她去試個經驗也好
結果一試就錄取;而且竟是旅遊節目主持人。
樂觀不強求梁旅珠知道許多人覺得她的運氣很好
她自己則表示:「40歲還不算看盡人生
世間沒有童話故事
外表的光鮮亮麗
背後一定有許多經營的努力
那是不能被抹煞的。
」她認為我們常看到的都只是別人生活的一個面向而已
其實
人有很多面向。
對自己要求很高的梁旅珠
當然會有壓力
常常睡眠不足
而且她覺得人生最不滿意的地方
就是時間永遠不夠
只是「我現在學會不給自己太完美、太大的壓力
所以我把自己調適到不去強求
但是一定要努力。
」她強調。
40歲是女人在心態上改變的一個時期
年齡給梁旅珠的智慧是
能夠學著去會用一種比較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事情
當然會先苦惱一段時間
但是也會很快地去轉換另一個想法;這也是她最滿意自己的一點。
親情放首位目前是專職母親又經營規劃明曜百貨親子館
對於教育
梁旅珠有深刻的體驗。
「我們一直有共識:家庭要在一起才算圓滿。
可是每次看到國內教育的問題時
好幾次思考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國讀書。
」不過他們夫妻倆討論後
決定不送孩子出國
因為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
人生路很長。
只要教養得好
人格發育健全就很好了
而且如果要犧牲親情
實在不值得
「所以我跟我先生幫孩子優先選擇了親情
就跟教育制度拼了吧!
」喜歡閱讀的梁旅珠
分享了《豪門保母日記》書中的片段
因為作者有句話她很有感觸:「我很感謝自己的父母親
因為不管他們工作到多晚
累得多慘
他們一定用自己的聲音
在睡前為孩子唸故事。
」唸故事只是一種方法
其實
值得學習的就是
無論如何痛苦與喜樂都要陪著孩子
才不會有任何遺憾。
自認對孩子的教育很嚴格
但不是在功課方面
而是在生活言行方面的要求。
孩子一、二年級時
梁旅珠全程陪著讀書寫功課
提供孩子方向與規範
態度和方法
重點在於讓孩子長大後
可以懂得自理
自動自發。
「我知道很多家長也會陪孩子
只是做法或目的不一樣
有些家長是幫孩子做好每件事情;些家長只知道要求分數、表現
卻忘記最重要的是要給孩子生活與自處的方法。
」 檢視圖片 自信的光彩經營親子館的這兩年
梁旅珠自己學到很多。
她覺得一個人再優秀再棒
當人生到後來有缺憾或不圓滿的時候
就不會是個快樂的人
她語重心長地說:「我情願我的孩子是個快樂的人
而不一定要是個成功的人
或許我們比較幸運的
是我們有能力可以選擇
在成功和快樂兩者
我們決定選擇快樂。
」「我很喜歡美國詩人Robert Frost的一段話
大意是說他走到森林裡面
看到兩條路
一條走的人比較多
一條人煙稀少;最後雖然選了一條路
但是常常會想:如果走另外一條路
不知道是怎樣的情形?」梁旅珠分享了她對人生的看法。
她覺得人生其實就是這樣一種感受
你永遠不會知道你走另外一條路會是怎樣的光景。
所以
當她選擇了一條路
就要相信這條路是比較好的一條路
好好地去走。
累積這麼多豐富多元的人生體驗
她
不知不覺也成為別人的人生寶庫;因為她永遠樂於分享:分享喜歡的書、喜歡的電影、喜歡的旅行。
言談間散發智慧與自信的她
覺得所謂有自信的人
就是能夠常去想自己不完美的地方
然後能夠用行為或生活去改善的
就去改善它
不能改善的就學習包容它。
「只要盡自己努力
把現在的我
用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別人
讓周圍的人跟我相處愉快
不要強求
無須後悔
只要好好的做
我覺得這樣就可以活得很自在、很開心。
」這就是40歲
很有自信光采的梁旅珠。
梁旅珠小檔案現職:呈熙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星座:獅子座 嗜好:畫畫、閱讀、旅行減壓之道:按摩、旅行最喜歡的兒童書籍與作者:希爾弗斯坦《失落的一角》教育理念:父母多了解孩子每個不同面向
包容缺點、發展孩子的優點。
●柯志恩: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 檢視圖片 所長 ─ 柯志恩學歷 ─ 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學術專長 ─ 教育心理、發展心理、認知與學習、 學習診斷 、創思教學辦公室 ─ Q203 校內分機 ─ 3002E-mail ─ kochihen*mail.tku.edu.tw五年內個人發表之主要學術著作 (A)期刊論文(Referred papers)(指已發表或已被接受者)1.柯志恩(2004年12月)。
融合後設認知之創造教學方案在師資培育課程之應用。
新竹師院學報(TSSCI觀察名單)
19
頁13-43。
2.柯志恩(2004年7月)。
由後設認知既能實踐觀點看教師課程統整知能的發展。
教育資料與研究
59
頁85-91。
3.柯志恩(2004年1月)。
後設認知導向之創造思考模式在教學之應用。
課程與教學季刊(TSSCI觀察名單)
7(1)
頁15-30。
4.柯志恩(2003年10月)。
談教師創造思考多元能力之培養。
教師天地
126
頁18-21。
5.柯志恩(2003年10月)。
教師專業之反思—專業自尊之觀點。
台灣教育
623
頁 54-57。
6.柯志恩(2003年3月)。
課程統整情境中國小教師後設認知之分析研究。
教育研究集刊(TSSCI期刊)
第49輯第1期
頁31-62。
7.柯志恩(2003年2月)。
從後設認知談課程統整知能之發展。
教育研究月刊
106
頁 126-131。
8.柯志恩(2002年7月)。
師資培育機構實習指導教師專業自尊之探究。
臺中師院學報
16
頁 73-100。
9.柯志恩(2001年12月)。
師資培育機構實習指導教師專業自尊與現況之研究。
中等教育
52(6)
頁88-99。
(B)研討會論文(Conference papers)1.柯志恩(2003年11月)。
後設認知導向之創造思考教學模式在師資培育課程之應用
載於社會變遷與中小學課程教學再造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5-382)。
台北:淡江大學。
2.Ko
C. E.
(April
2002). The Professional Self-Esteem of Teacher Educato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U.S.A.3.柯志恩(2001年11月)。
在課程統整情境中國小教師後設認知策略之探究。
載於新世紀課程革新與教學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8)。
台北:淡江大學。
4.柯志恩(2000年5月)。
師資培育機構實習指導教師專業自尊之探討。
載於教師專業發展與師資培育─九年一貫課程革新的因應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41-254)。
台北:淡江大學。
(C)專書、技術報告等a. 專書1.柯志恩(2005年3月)。
後設認知在師資培育之研究與應用。
台北:高等教育出版。
2.柯志恩(2004年10月)。
聽說讀寫。
載於台灣心理學會(主編)
我可以學得更好(頁18-43)。
台北:心理出版社。
3.柯志恩(2004年9月)。
社會學習領域中之心理學教學。
載於黃炳煌(主編)
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內涵及其示例(頁157-159)。
台北:師大書苑。
4.柯志恩(2004年1月)。
創造思考模式在教學之實際應用。
載於深耕與創新—九年一貫課程之有效教學策略(頁393-426)。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地方教育輔導叢書5.柯志恩(2002年9月)。
在課程統整情境中國小教師後設認知策略之探究。
載於黃炳煌(主編)
課程統整與教師專業發展(頁329-347)。
台北:師大書苑。
。
b. 技術報告1.後設認知導向之創造思考教學模式在師資培育課程的應用與實施成效之研究(II) (國科會九十二年度專題研究計劃
NSC93- 2413-H- 032- 004-) (計劃主持人)。
2.後設認知導向之創造思考教學模式在師資培育課程的應用與實施成效之研究(I) (國科會九十二年度專題研究計劃
NSC92- 2413-H- 032- 003-) (計劃主持人)。
3.創造校園塑造行動研究—校園創新教學行動研究—以台北市大安區龍安國小為例(國科會九十二年度專題研究計劃
NSC92- 2522-S- 032- 001-X3) (計劃主持人)。
4.課程統整情境中國小教師後設認知之分析與訓練-以低年級協同教學為例(II)(國科會九十一年度專題研究計劃
NSC 91-2413-H-032-003) (計劃主持人)。
5.課程統整情境中國小教師後設認知之分析與訓練-以低年級協同教學為例(I)(國科會九十年度專題研究計劃
NSC 90-2413-H-032-008) (計劃主持人)。
6.師資培育機構實習指導教師專業發展之策略:現況、困境、與需求之研究(II)(國科會八十九年度專題研究計劃
NSC 89-2413-H-032-015) (計劃主持人)。
7.師資培育機構實習指導教師專業發展之策略:現況、困境、與需求之研究(I)(國科會八十九年度專題研究計劃
NSC 89-2413-H-032-010-S) (計劃主持人)。
8.全球教育在師資培育實施之研究:在職教師全球視野教學知能之專業發展(I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NSC 93-2413-H-032-003) (共同主持人)。
9.師資生教學信念檢視與導正方案之規劃與實施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NSC 93-2413-H-032-006) (共同主持人)。
10.全球教育在師資培育實施之研究:職前教師全球視野之培育(I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NSC 92-2413-H-032-002) (共同主持人)。
11.師資養成教育之教育專業課程對師資生教育信念反思及轉變影響之研究(I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NSC 91-2413-H-032-002) (共同主持人)。
12.師資養成教育之教育專業課程對師資生教學信念反思及轉變影響之研究(I)(國科會九十年度專題研究計劃
NSC 90-2413-H-032-004) (共同主持人)。
13.專業服務學習在師資培育職前教育實施之研究 (國科會九十年度專題研究計劃
NSC 90-2413-H-032-003) (共同主持人)。
14.不同師資培育管道學生之教學信念及其改變歷程之研究 (國科會八十九年度專題研究計劃
NSC 89-2413-H-032-009-S) (共同主持人)。
參考資料 轉載http://www.roselady.com.tw/theme_show.asp?theme_id=1328
http://www.edpsy.tku.edu.tw/teacher/KoCE.htm
梁旅珠,柯志恩,國科會,世界真奇妙,主持人,中國小,淡江大學,後設認知,明曜百貨,大眾傳播研究所
王力宏|張韶涵|康康|蔡依林|阿信|信樂團|蘇打綠|五月天|F.I.R|5566|楊宗緯|楊丞琳|劉若英|羅志祥|飛輪海|伍佰|永邦|王心凌|費玉清|黑澀會美眉|袁惟仁|張惠妹|盧學叡|星光幫|黃韻玲|林宥嘉|黃小琥|蕭煌奇|吳宗憲|動力火車|周杰倫|孫燕姿|旺福|蕭賀碩|林志炫|S.H.E.|
2413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70100961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